2018年,是北京汽车工业诞生60周年;2018年,是江南模塑(全称“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汽车产业建立30周年;2018年,继承北汽集团与江南模塑基因的合资企业北汽模塑,走过十年奋斗历程。
十年,北汽模塑从配套供应外饰件到自主创新研发,从配套北汽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到辐射外埠整车企业,实现了从追随者到领跑者的转型。北汽模塑的跨越式发展,既得益于双方企业在各自领域中的良好发展,更源于两家合作伙伴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方面的高度融合。
奋斗引共鸣
2007年,北汽提出集团化战略,着力打造汽车零部件平台,海纳川应运而生。通过与国内外优秀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紧密合作,共同投资、开发产品、占领市场等方式,海纳川迅速成长。从初创时仅有十几家所属企业、31亿元的销售额,发展到如今拥有2万多名员工、生产基地遍布海内外、销售额超过500亿元,实现了行业领军者的蜕变。
2008年,海纳川推进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引资合作的步伐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作为国内生产模塑产品的龙头企业,江南模塑也正寻机北上。双方携手、恰逢其时,北汽集团与江南模塑的合作,既是行业领军企业的志同道合,也是奋斗者的惺惺相惜。站在两个巨人的肩膀上,北汽模塑的起点注定就不同寻常。
6月21日,江南模塑进入汽车产业三十周年庆典上,董事长曹克波和另外三位初代挡车工一起,戴着手套,把温索尔注塑机生产的第500万根汽车保险杠抬下生产线。
30年后仍在这里工作着。30年的光阴,是一段漫长的奋斗道路。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江南模塑用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怕吃亏的思想、多做一点点的方法,创造了30年的成就。
回忆北汽模塑的发展,北汽模塑总经理朱晓华说:“在厂房尚在建设的情况下,模塑人充分利用双方股东资源,打开了市场的大门。为保质保量保时提供产品,江南模塑将生产线整体搬迁至北京,合作双方为办好北汽模塑可谓竭尽全力。”
融合聚合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为海纳川所取的名字,寓意深远。海纳川的包容,是“和而求强、达而至远”,这与江南模塑的核心价值观“勤奋、包容、持续改进”,在思想内涵上高度契合。也因此,双方合作进展顺利,迅速形成合力。
从北汽模塑成立之初,北汽集团、海纳川相关领导亲历亲为,为北汽模塑积极争取北京现代、北京奔驰配套项目。江南模则派出一支制造运营管理的骨干团队支援北汽模塑,并将配套宝马的经验共享,成功配套北京现代,打开市场破局,同时,一举成为北京奔驰的独家供应商,为北汽模塑发展再塑高起点。
股东双方的奋斗文化、苦干精神被植入到北汽模塑,从上到下高效的贯彻执行,保证了企业文化的传承。制造运营部对北汽模塑一工厂喷涂线的3次技术升级改造,把原本20万套保险杠的年设计产能提升为50万,相当于在未扩大厂房面积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一条新的喷涂线。注塑机集中供料系统的改造、信息化系统的升级改造等一系列大型工厂改造和降本增效活动,大大增加了公司的产能和供货能力。
只有众人拾柴火焰高。合资企业的进步和革新,绝不是一方的独角戏。由海纳川提出并组织实施的管理创新项目二级核算,每年年末将公司下一年度总的经营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相关部门、各个班组,每个季度考核一次,调动了各全部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北汽模塑成为了海纳川所属公司的一个标杆。
发展获双赢
随着合资企业的经营变化,如何保证股东双方理念的长期统一?
在朱晓华看来,发展是解决分歧的最好方式。“如何切蛋糕,解决办法就是把蛋糕做大,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对此,北汽模塑两大股东的认识高度一致,很多决策都是从发展这个战略高度做出的。”
截至2018年6月,北汽模塑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7.41亿元。
随着宏观经济变化,汽车行业告别高速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作为国内零部件行业中的领先者,北汽模塑主动调整,及时响应快速增长的高端品牌市场需求。
进入2018年以来,在北汽模塑北京基地内,为奔驰配套业务实现了产能大幅提升和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为非奔驰业务配套的一工厂将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改造,把原有的溶剂型喷涂生产线,改造成为既可以实现溶剂型喷涂又具备水性喷涂生产能力的综合型喷涂生产线,这样,可增加50万套奔驰配套产能。改造后,具备150万套产能的北京基地,将成为奔驰全球的保险杠、外饰件生产基地。
未来,北汽模塑将继续以艰苦奋斗践行创业初心,以整零协同促共赢发展,向着一流的国际化汽车零部件企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