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新闻

  • 族亲同聚荣耀事 祖德流芳后世知一一江阴繖墩曹氏仁厚堂续修新谱宏发大典纪实

  • 曹氏源流岁月长,

    宗谱宏发耀华堂。

    千年族史光辉在,

    继往开来谱乐章。

    2024 年 11 月 8 日(农历十月初八),繖墩曹氏文化研究会择吉日,在周庄三房巷金陵酒店隆重举办续修新谱宏发大典,政府有关部门、市谱会、镇、村领导、外地嘉宾和曹氏族人近千人参加庆典。

    主会场三房巷金陵酒店广场前,拱形彩虹上“江阴繖墩曹氏仁厚堂宗谱续修玉成宏发庆典”的大字赫然醒目,酒店大堂外彩旗飘扬,欢庆锣鼓和舞龙表演,烘托了浓烈的喜庆气氛。

    庆典由曹文卫 庞晔佳主持

    参加庆典的领导有:

    江阴市谱牒文化研究会领导章文照

    江阴市档案史志馆领导蒋铭皓

    江阴市博物馆领导翁雪花

    江阴市图书馆领导陆新强

    周庄镇党委委员顾逸晨

    宗言村党委书记殷良忠

    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曹氏宗亲组织的代表

    • --繖墩曹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本届续修宗谱委员会主任曹忠明致欢迎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族亲同胞们,大家上午好!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在这秋收冬藏的美好季节,族亲们盼望已久的繖墩曹氏第八次续修宗谱,在全体族亲的大力支持和编委们的不懈努力下,今天终于正式宏发了。这是我们繖墩曹氏家族中的一件大喜事,更是一件弘扬祖德、彪炳史册的大善事。首先,我代表繖墩曹氏文化研究会和本届续修宗谱委员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在座的全体宗亲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全体编委成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谱牒文化与姓氏文化、祠堂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的“根祖文化”。家谱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族的世系更替,更是一个家族文化底蕴深浅的真实写照,她记载着族亲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对家庭和社会所做出的不同贡献和表现,承载着一个家族优良的文化品质和健康的精神面貌。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一个家族正能量的传承和发扬。

            繖墩曹氏自明代洪武初子英公卜居繖墩,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四世祖曹忠,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权倾朝野的一品宰相严嵩,是他的门生。曹忠去世后,严嵩出差广西途中路过江苏常州,专门绕道到周庄繖墩拜访师母,以此表示对师恩的不忘。官居礼部尚书的无锡状元孙继皋,是六世祖曹驾发现并在繖墩培养出来的。十世祖曹禾,官至国子监祭酒,全国教育系统的最高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校长,他的门生遍布天下,诗文更是引领当时文坛潮流,是个极其了不起的人物。十六世祖曹毓瑛,官至兵部尚书,赐紫金城骑马,他死后,慈禧太后亲赐“砥砺廉隅”匾额以示褒奖。时至当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二十世孙曹鹤荪;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顶级音乐指挥家、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最美志愿者、二十世孙曹鹏;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曹明芳、曹克波父子等等,都是繖墩曹氏的杰出代表。

           群星璀璨的繖墩曹氏,现在已形成了一个支派繁多、分布甚广、人口众多的大家族。据本届资料统计,繖墩曹氏共有十八个支派,子孙分布于国内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德国、新西兰、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数十个国家。本届修谱共有二十五卷三十一册,一百三十五万余字,在册总人数21650人左右,内容空前,创历届修谱之最。

          乱世黄金盛世谱。谱能明辨世系,尊宗敬祖;谱能承前启后,纠根留源;谱还能敦亲睦族,凝聚血亲,教化子孙,缅怀先祖,弘扬祖德,传承发展。开拓创新是我们繖墩曹氏宗亲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职责,我们必须勇于担当,不负使命,让“吴中望族”的美名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在即将结束讲话之前,我先向大家透露一下,在稍后举行的捐赠环节,将由苏州市世界非遗传承人、国际级缂丝大师曹美姐女士向繖墩曹氏文化研究会、繖墩曹氏宗祠捐赠一幅由三位顶级缂丝大师用108个日夜绣出的长2.18米、宽98厘米的慈禧太后所赐“砥砺廉隅”匾额屏风。这一“一寸缂丝一寸金”的国宝级作品入藏我繖墩曹氏宗祠,使我繖墩曹氏宗祠成为拥有缂丝匾额的天下第一祠堂,必将极大提升我繖墩曹氏宗祠的文化内涵!

          最后,预祝宏发大典圆满成功!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及全体族亲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家庭和睦,幸福美满!谢谢大家!

    • --秘书长曹健作修谱工作汇报

    我受会长委托,向在座各位作续修宗谱相关情况的简略汇报。

          据我族宗谱记载,约五百年前(明嘉靖年间)首由五世祖毅之公(曹宏)初辑家谱,后有八世祖文庵公、九世祖纯初公、兰皋公接辑均未竟。康熙七年(1668年)由十世祖颂嘉公、豫朋公力主其事,创修宗谱。历经六年余,终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完成十二册抄本宗谱,这是我族第一部具有明确谱名和完整体例的宗谱。乾隆六年(1741年)首次续修,嘉庆二十二年(1818年)二修,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三修,并正式付梓为印本,光绪二十年(1900年)四修,民国六年(1917年)五修,建国后1950年六修,2000年七修,此次是宗谱第八次续修。

          2018年12月,我族宗亲组织——繖墩曹氏文化研究会正式建立,在创会会长忠明的倡导和主持下,2021年6月17日,召集了文研会班子成员和宗亲代表20余人在祠堂召开“宗谱续修工作会议”,正式建立了“续修宗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套班子,并聘请周炳金老师担任顾问,负责世系编辑工作,后又聘请缪幸龙老师担任顾问,负责文传部分编辑工作,2021年7月1日,由“续修宗谱领导小组”向全体族人发布《关于续修繖墩曹氏宗谱公告》,宗谱续修工作全面启动。

          三年多来,全体采编工作人员克服修谱过程中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无数困难,尽心尽责,殚精竭虑,无私奉献。主修忠明对续修每个阶段的工作亲自谋划,先后召集了与修谱工作相关的各种会议30多次,督促实施,严格把关,确保续修工作有序推进。主编玉才,副主编惠康、德明和编修人员国强、忠平、洪新、秀才、金昌、永春、富康、士贤、曹峰、曹清、曹龙等常常是晨出鸟未鸣,暮归夜已深,不辞辛劳、不计得失、任劳任怨、齐心协力,为续修工作默默付出。常务副会长小农、副会长克波、龙法、献国、福祥、良忠、凤良、新华、甫全、国生、汝忠,办公室主任其忠等班子成员配合会长参与研究决策,副秘书长金志在专请《中国家谱总目》主编、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王鹤鸣教授为新谱作序并题词之事立下功劳,副秘书长文卫结束援疆工作返乡后全力参与修谱工作和各项活动,荣誉会长明芳、名誉会长忠兴、金千、祥生、建华、凤清等老领导以及文研会特聘顾问曹鹏、正祥始终关心并参与修谱工作。在修谱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关心族事、热心参与的好宗亲,尤其是瑞洪、李洪、曹泽、泽峰等一大批年轻族人也积极加入进来,后继有人,令人欣慰!宗谱续修的圆满完成,体现了我氏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执行力和综合实力。

          此次续修宗谱,在2000年七修的基础之上,世系部分共新增挂线2968人,使总谱挂线人数超21630人;文传部分,由原20余万字增至70多万字,全谱25卷31册,总3417筒页135多万字,均为历届修谱之最。新谱由国家谱牒界泰斗、上海图书馆原党委书记、《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先生和主修忠明作序,增加了《繖墩曹氏历次修谱记》《繖墩曹氏宗祠历史变迁记》《关于繖墩曹氏总堂号取名“仁厚堂”的决议》《繖墩曹氏源流考》《新编族规家训》《宗祠风貌》《曹门风采》《历代名人题赠》《文研会活动照片集锦》《功德榜》《大事记》《家乡民间习俗》等内容,对一些有争议的重大问题表明了态度,丰富了新谱内涵。

          此外还有以下一些特点:

          1、新谱以1950年版为基础,适当参考光绪版前谱,部分内容略作变动。

          2、谱名在原“繖墩曹氏宗谱”前加上地域名“江阴”,方便收藏人或单位编目及查阅研究。

          3、世系图、世系表页面中缝加注居住地名,以支派为单位依次排列,前图后表一目了然。

          4、主体内容用楷体,附文等用仿宋体,标题用黑体,文字以简化字为主,部分沿用繁体字,文言文行文均加标点,世系表仍沿用旧谱不加标点。

          5、本次修谱尽量收集族人的记传,重要艺文编入新谱传记以及文内集与诗内集,同时也收集族外贤士赞颂我族的诗、文、字、画及反映重要历史或谱主风貌照片,视主题分类编入相应篇目。因体裁原因不能收入艺文篇中的相关记事、趣闻、轶事及事实考证,编入“杂志”篇。

          6、对已故的优秀者、事迹突出者给予立传,健在的优秀族人只写事略或简略,曹家的媳妇、出嫁的女儿、德才突出者同样可立传或写事略、简略,对已故者用黑白照片录入,在世者不载照片,只列职称、职级、学历及荣誉称号。

          7、对修谱、修祠堂慷慨解囊、仗义相助者,分别在新谱及“功德榜”立传,在祠堂勒石“功德碑”刻字永志,新谱还增加资助者彩照专页简介,以示表彰。

          8、自2018年12月文研会成立起,凡族人捐资贰仟元以上者,按捐资数额在不同面积版面刊登个人、全家、单位或工作照及简介(婉谢者除外),捐款壹万元以上者赠新谱一部,捐款拾万元以上者,聘为名誉主修。

          此次续修距上届修谱20多年,人口迁徙变化大,信息采集难度高,虽已尽力追访,仍有部分宗亲未能找到,还有部分宗亲未能提供信息,导致一定缺憾。另外由于本届续谱编写人员均为新手,缺乏经验,水平有限,遗漏和差错在所难免,对印刷后发现的错处,均已在“勘误表”中一一弥补,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族亲予以谅解,如发现有差错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纠正。

          续修宗谱中,宗亲刘生、永厚、兴良、佰兴、祖宝为编辑组提供了老谱,在此表示感谢!

          在续修新谱的过程中,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值此新谱宏发之际,特向王鹤鸣教授、市谱会、周庄镇政府、宗言村领导、澄东分会、曹美姐大师、周炳金、缪幸龙顾问、刘徐昌、包国良、周永良、赵志浩等老师以及前来参会的各位嘉宾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其余常务副会长曹小农作新谱续修财务状况报告、嘉宾代表发言

    详见点击美篇链接!